返回列表 发帖

天使在人间

——记第三届现代少年好习惯形象大使余好


在美丽的西大校园里,有一个充满爱心、活泼开朗的小女孩,她就是汉阳区西大街小学三年级一中队的余好。
“我要用自己的声音做盲童的眼睛”
当得知为盲童录制有声读物公益活动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时,“我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什么”的想法便出现在余好同学的脑海里。通过努力,她终于加入了有声读物志愿者的行列。那一天,她为有这样一个机会激动不已。“我应该怎么做呀?她们会喜欢我的作品吗?我选择什么样的稿件呢?”带着这样一连串的问题,带着强烈地为盲童服务的欲望,她积极行动起来:在学校里,每当遇到好文章,她会特意用红色的笔做上记号,利用课间时间反复练读。为了让自己的声音更甜美,让自己的朗读声情并茂,她会不停地求助于老师、同学和家长。“周老师,你听一下我用普通话读的这篇送给盲童小朋友的诗歌发音正确吗?”“熊兆欣,你听听我这篇文章读得怎么样啊?帮我提提建议吧。”“田冉,你说我选的这个故事盲童会喜欢听吗?”在家里,她会把爸爸妈妈发动起来,“妈妈,我读小朋友的部分,你就读妈妈的部分吧!爸爸嘛,你读老爷爷的部分,这样盲童听起来就不会那么单调了。”为了让录制的文章真正鲜活起来,她还会凭借自己良好的乐感去寻找一段或几段合适的乐曲穿插在阅读中。她将录制好的文章、故事或诗歌带到学校,在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后,再通过网络上传。
余好同学的爱心,犹如阳光一样,使同学、老师也感受到了温暖,在她的带动下很多同学都自发地加入到了其中,有的帮忙查找好的文章、资料;有的出谋划策,充当小军师;还有的同学也成为了志愿者的一员,为盲人们献一份爱,用实际行动温暖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用余好自己的话说:“我要用自己的声音做盲童的眼睛。”
“我要做徐奶奶的开心果”
在余好居住的那栋楼房里,有一位70多岁的徐奶奶,由于子女长年在外地,家里显得特别冷清。在一个风和日丽休息日的下午,太阳懒洋洋地照在公共走廊的沙发上(老人的儿女专为老人准备的),妈妈又听见门外传来了老奶奶快活的笑声和女儿轻快地语调。好不热闹啊!出门一看,原来又是女儿象往常一样在陪老人聊天解闷呢。妈妈曾经问她:“余好,你和老人也有这么多的共同语言啊?你这样浪费时间会影响学习的呀。”“妈妈,你看徐奶奶总是一个人在家,多么孤单啊!我陪她聊会天,她会快乐一些的。再说了,我学习累了,也可放松放松嘛!这不是一举二得吗?”余好调皮地说。“徐奶奶小的时候也有和我同样的梦想呢……”余好的眼里闪着灵性的光辉。呵呵,每个周二,每次一小时的谈话成了余好的必修课。奶奶也总是亲切地叫她“果果”,徐奶奶“小气”地对别人说:“这个名字只有我能叫啊,她可是我的开心果哦。”望着奶奶脸上骄傲又无比满足的笑容,“果果”也会撒娇地往奶奶怀里钻。
“我要用自己爱心温暖灾区小朋友”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大地震,让全国上下的心都在颤抖,都在滴血。
当余好再次看到地震中孩子那双双渴望生命的眼睛;当看到护士阿姨不畏艰险舍命救孩子坚定的眼神;当看到了教师用双手掘起孩子生命那不畏的目光,看到那些从废墟中挖出来的受重伤的小朋友们,她的眼眶不禁涌出悲伤的泪花,心情也十分沉痛。全世界的援助行动,也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掀起阵阵热潮。“妈妈,虽然我们和灾区的小朋友身隔两地,但我们的心永远是紧密相连的。地震无情人有情,虽然我不能来到现场进行援救,但我们可以为他们放孔明灯祈福,折千纸鹤祈祷,把零花钱捐了帮助他们重建家园。用自己的爱心温暖灾区小朋友的心,我和他们心连心。”平时节俭的余好同学在征得妈妈的同意后,将自己新年的压岁钱拿出200元,再次放入到西大社区“爱心”捐款箱。

返回列表